三一重工“挖掘机指数”告诉你不一样的中国经济

发布人:党委教师工作部
百度 弗里德曼说,第二个问题是装备在移动军舰上的电磁炮瞄准海上、陆地或空中目标的精确度有多大。

中山大学紧紧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师德主题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活动。日前,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公布了第十三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中山大学推荐的师德主题微视频获一等奖,两篇师德主题征文获三等奖。



师德主题微视频《热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制作,获高校(本科)组微视频组一等奖

热爱足球的周仲国老师,热爱摄影的郭荣平老师,热爱跑步的张玄烨老师,热爱插花的欧阳翼老师,热爱咖啡的李婧老师,热爱唱歌的张翼鷟老师……

老师们都有共同的热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传道授业。这份热爱诠释医道至臻至善,照亮医学生未来之路。

 

 

肿瘤防治中心刘龙珍创作的征文《如沐暖阳》获征文高校(本科)组三等奖

刘龙珍老师在《如沐暖阳》中讲述了引领自己进入临床护理实践的蔡瑞卿老师的故事。蔡老师与学生促膝谈心,给予他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有她的心血。她将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护理事业,既是老师,又似朋友,更像家人。

蔡瑞卿护士长深耕临床20余年,有多年护理教学经验,长期担任内科片区教学片长,是广东省护理学会小儿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护理学组顾问,菁菁校园中肿病房学校创办者之一,组建儿童肿瘤输液港MDT团队,开展儿童输液港植入术及维护术2000多例并开展延续护理服务,获得护士长业务查房竞赛“一等奖”,“优秀管理者”,“优秀护士之独门绝活护士”等多项院级荣誉及2024年“广州好护士”称号。

 

法学院魏湘粤创作的征文《与学生为友,以学生为镜,育人育己,共同成长》获征文高校(本科)组三等奖

作为刚刚入行的青年教师,魏湘粤老师深感自身的渺小和身上肩负责任的巨大,时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也反复地思考教师应当如何教会学生快速地适应环境,保持初心。育人先育己,面对这一难题,作为老师,唯有先学会自处,与学生共同成长。

追求优质教育的道路也是追求成长的道路。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对于教师来说亦是同理。只有不断地靠近学生,与学生为友,了解学生所忧,知晓学生所欲;同时,以学生为镜,通过学生言行和表现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达到教学相长、育己育人、共同成长的效果。在追求真理和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既要向优秀的伟人学习与靠近,更要切实地关注和看见身边跟我们一起学习的学生,不断地反思、调整和改进。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23 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省教育厅委托广东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经各地各单位逐级遴选推荐、网络查重、专家评审、集中审议及结果公示,共评选出师德主题征文优秀作品408篇,其中一等奖6 篇、二等奖136篇、三等奖204篇;微视频优秀作品39个,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9个;优秀组织奖20个。

 

文稿终审:马明辉